中新網雙鴨山2月6日電(馬淑芬 李俊峰 記者姜輝)“咚咚鏘!咚咚鏘!”喧天的鑼鼓敲起來,熱烈的秧歌扭起來。一年一度的春節到來,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以一場“在寶清看見中國秧歌”為主題的秧歌展演拉開春天的尾聲,向游客和本地居平易近展現各地平易近間特點秧歌的同時,也為人們奉上了真摯的祝願。
黑龍江寶清展開以“在寶清看見中國秧歌”為主題的秧歌展演運動。 李俊峰 攝
秧歌發生于宋代,風行于我國南方漢族地域,是一種集歌、舞、戲為一體的綜合藝術情勢,非物資文明遺產。
運動現場,近2000人構成的10支秧歌步隊集聚寶清縣文明創意中間,用各具特點的風俗年夜秧歌,扭出蛇年的精氣神,為游客和本地居平易近奉上了一場出色的“非遺盛宴”。
腰鼓展演將現場氛圍推向飛騰。 李俊峰 攝
“我們組織了一支150人的秧歌表包養演步隊,將熱忱豪放的西南年夜秧歌和獨具特點的山西孝義地秧歌相聯合,讓大師感觸感染到我們濃濃的中國年味,也讓外埠來寶清的伴侶感觸感染到年夜美寶清的奇特魅力。”寶清縣路況運輸局副局長于鑫偉說。
伴著震天的鑼鼓聲和豪情的嗩吶聲,西南秧歌率先退場,隊員們身著艷服、手持彩扇,踏著包養網歡樂的鼓點,縱情起舞,熱烈的西南秧歌展現出西南人的熱忱與豪放。
黑龍江寶清的秧歌展演在向游客和本地居平易近展現了各地平易近間特點秧歌的同時,也為人們奉上了真摯的祝願。李俊峰 攝
合法人們沉醉在豪放熱鬧的西南秧歌魅力中時,一陣如春雷般轟叫的鼓聲響起,循名譽往,一群腰鼓手頭系白羊肚手巾、身掛紅腰鼓,在鼓點聲中無私地舞動,以堅毅無力的舞步激蕩起萬馬奔跑的彭湃氣概,將現場氛圍推向了飛騰。這是被稱為全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據先容,寶清縣教體局優選了400多名教員停止安塞腰鼓展演。為了學到最正宗的安塞腰鼓,感觸感染非遺的藝術魅力,寶清縣教體局特地從延安安塞區約請了2名專門研究鍛練停止領導。
“頓時要分開故鄉到裡面任務了,明天傳聞文明創意中間這邊有秧歌扮演就過去了。真是不虛此行,在寶清就能看到全國各地的秧歌扮演。”雙鴨山市平易近高光雨表現,故鄉越來越好了,年味也越來越濃了。
據清楚,此次“在寶清看見中國秧歌”展演運動,包括西南秧歌、云南花燈秧歌、膠州秧歌、安塞腰鼓、昌黎地秧歌、陜北秧歌、韓城行鼓、海陽年夜秧歌、延慶竹馬秧歌和孝義地秧歌10支具有各地特點的秧歌,在充足展現我國非遺秧歌魅力的包養網同時,也讓全國秧歌在寶清這片熱土生根抽芽,為全縣國民留下最美的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