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懷念“小鹿”——留念陸晶清去世三十周年–文史–中國作家找九宮格會議網

陸晶清(1907-1993)

 “小鹿”指文壇耆宿陸晶清,因其姓“陸”,個子不高,又愛好蹦蹦跳跳,所以先生時期即有此昵稱,盡無不敬之意。她是一位不該該在人們的記憶中被淡忘的人物。

九十八年前,她就主編過《京報副刊·婦女周刊》,后來又編纂過《世界日報·薔薇周刊》,發生了普遍的影響。她以創作詩歌、散文見長,文筆華麗,感情細膩,代表了那時女性作品的廣泛作風。她的散文集《素箋》和《流落集》于1930年和1933年先后出書,在中國古代散文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她是魯迅的及門門生,許廣平的同會議室出租學老友,結業時曾跟許廣同等約請魯迅、許壽裳餐與加入謝師宴。魯迅跟許廣平離京南下時,在車站的送行者中,也有她嬌小的身影。經她跟其他校友證明,1925年12月1日,女師年夜先生活動獲得成功,學潮中二十四名骨干(包含陸晶清)在校門口合影。照片頂真個題詞系魯迅擬稿:“平易近國十四年八月一日,楊蔭榆毀校,繼而章士釗不符合法令閉幕。劉百昭率強盜襲擊,國立北京男子師范年夜學蒙歷來未有之難。同人等敵愾同仇,外御其侮。詩云:修我甲兵,與之同行。此之謂也。既復校,因攝影,以資留念。十仲春一日。”這一題詞,應視為一篇主要的魯迅佚文。

良多人都不清楚,她仍是中國古代婦女活動的骨干。1926年1月,經李年夜釗先容,她餐與加入了中國公民黨右派組織。那時正值國共第一次一起配合的年夜反動時代。她在何噴鼻凝引導的中心婦女部擔負干事,同在婦女部的還有中共黨員鄧穎超、蔡暢、劉清揚等人。那時她用的舞蹈教室名字叫“陸娜君”。第二次國共一起配合時代,她又積極餐與加入國際的抗日任務,并在歐洲餐與加入國際反法西斯活動。1939年8月26日,她的丈夫瑜伽教室王禮錫義士病逝時,他們佳耦正分頭停止戰地拜訪私密空間,九天之后她才聞此凶訊,如霹雷轟頂。她后來擔負平易近革中心委員和平易近革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員,無疑跟這段光彩汗青有關。

我跟她是1975年通訊聯絡接觸的,中心人是昔時女師年夜劉和珍義士的戰友張靜淑白叟。初度到上海岳陽路造訪她,是由好友和“老上海”丁言昭領路,由於我中小學時期生涯在只要“七里零三分”的小城,到了馬路縱橫的年夜上海立馬成了“路癡”,上街就暈,茫然手足無措。

跟她聊天是件無益而特殊親熱的工作。我們談及了“薔薇社”,談及了為魯迅所鄙薄的抄襲者歐陽蘭,談得最多確當然是上世紀二十年月中期產生的“女師年夜風潮”。后來,她寫下了一篇《魯迅師長教師在女師年夜》。由於我已經任教的北京魯迅中學就在女師年夜原址,所以有些細節只要我跟她能彼此溝通,好比她提到原女師年夜看成“病房”用的那座西小院,原有八間斗室,此中有一間就是我住過十四年的獨身宿舍,她已經棲身過的北京校場口,也是我初度安家的處所。可是,她從沒有說過她一度經過的事況的坎坷波折。她的文章《憶浦熙修》開首一句就轉述了浦熙修的原話:“我擁戴黨!我信任黨!我心安理得!題目總有一天能弄明白的!”我想,這也就是她久蓄于心坎的話吧!

她還有一篇短文,題為“我漂浮在回想的長河中”。她八十六年的生活,簡直飽覽了幻化而壯美的汗青風云,又有一支生花妙筆。令人遺憾的是,她留下的回想文字跟她的經過的事況比擬其實太少。好比,她經過的事況的年夜反動,擔負編纂的神州國光社,餐與加入的抗日救亡活動,她在歐洲的反法西斯運動,值得寫下的實在還有良多良多。她跟我交通時,我竟忘了搜集她回想好友石評梅的口述材料。她僅在1939年寫過一篇冗長的《王禮錫師長教師傳略》,而沒有來得及親身為丈夫擴寫一部厚重的王禮錫傳,來留念這位三十九歲即英年早逝的杰出人物……

我跟她最后一次會晤應當是1982年8月,她應邀到北京閉會,失慎摔了一跤,招致骨折,住進了積水潭病院北三樓骨科病房301號。我往探視過她,有一次還陪著劉亞雄白叟一路往看她。劉亞雄是她在女師年夜的同窗,“女師年夜風潮”中的“同行者”,其父劉少白是毛澤東敬佩的“開通士紳”,自己曾任休息部副部長,那時是路況部參謀,被薄一波尊稱為“劉舞蹈場地年夜姐”。兩位白叟在一路回想起先生時期的崢嶸歲月,感歎萬千。六年后劉亞雄往世,此次會見竟成她們的最后一面。

“小鹿”生于昆明,卒于上海,白族人,長年86歲,本年是她去世三十周年。她跟我們固然曾經天人永隔,碧海彼蒼永迷茫,但她跟一切為中國文學工作和平易近族束縛工作作出過進獻的先哲一樣,會永存在后人的懷念中。唐代白居易《夢微之》詩中寫道:“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世雪滿頭。”固然我跟她的來往無法跟白居易和元稹比擬,輩分也分歧,但符合我撰寫此文時的心情和年紀狀態,故徵引于上,以作留念。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