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去九宮格見證路_中國網

原標題: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路

位于陜西安康市五里工業集中區的米小點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工廠,工人們正在縫制毛絨玩具。本報記者 李和風攝

近日,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韓俊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長效機制,要聚焦產業就業,發力促進農民增收。如何立足當舞蹈教室地資源稟賦聯農帶農、促進增收?

在陜西,一把修腳刀、一罐茶葉、一只毛絨玩具背后,都連著一個大產業,講述著當地發展新業態、持續壯大鄉村富民產業的故事。

打響區域勞務品牌

每周二,陜西省安康市紫陽縣修腳產業基地二樓的走廊上都排滿了前來體驗免費按摩修腳的居民。紫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馮流燕介紹,為居民提供免費按摩修腳服務的是來自紫陽縣勞動就業培訓中心的學員。

紫陽縣33.4萬人口中,每年有8萬多人外出務工。如何提升紫陽外出務工人員的技能素質、打響勞務品牌?從2014年開始,紫陽縣整合一些“零、小、散”修腳門店,作為產業品牌重點培育。通過多年探索實踐,走出了一條“黨政主導+龍頭帶動+基地培訓+定向就業”的技能增收之路。

此外,紫陽縣勞動就業培訓中心還開設月嫂、家政、茶藝、電商等課程,為學員提供豐富多樣的選擇。紫陽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哈紅黎介紹,自201瑜伽教室4年以來,紫陽縣舉辦修腳師培訓班692期,覆蓋4萬余人,其中培訓脫貧人口1.8萬余人。

“如今,全國每3個修腳師就有1個來自紫陽。”哈紅黎介紹,“紫陽修腳師”2019年入選全國知名勞務品牌,2023年入選全國脫貧地區特色勞務品牌,幫助當地2萬余名脫貧群眾實現穩定就業增收。目前,紫陽縣有5.4萬人在全國各地從事修腳足浴產業,2023年修腳足浴產業實現勞務收入30億元,占全縣勞務總收入的70%以上。今年3月,紫陽修腳足浴店還首次走出國門,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開設第一家門店。

“我們圍繞大健康產業發展目標,打造‘山上種藥、山下建廠、山外開店’的產業發展格局,帶動秦巴醫藥、富硒農業等產業提質升級。”馮流燕說,在產業鏈前端,紫陽縣引導各類經營主體利用山間林下、荒山荒坡、房前屋后種植足浴用藥的原材料艾草、青花椒等。全縣建成中醫藥現代農業園區9個,累計種植中藥材20余萬畝。在加工環節,紫陽縣積極招商引資,引導當地企業生產技師工服、鞋墊襪子和泡腳包等產品。

在產業鏈后端,紫陽縣鼓勵配套產品生產企業加入,擴大線上線下銷售,2023年全縣實現配套產品銷售收入約10億元。遍布全國的紫陽修腳足浴門店成為富硒茶、蒸盆子等本地特產的展銷窗口。

小工廠帶動大產業

在文創店購買毛絨玩具時,你是否想過這些產品產自哪里?答案可能是廣東東莞、浙江義烏,也可能是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內陸城市——陜西安康。

在位于安康市五里工業集中區的米小點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生產線上,61歲的尹啟麗正在檢查上一道工序縫合后的毛絨玩具是否有線頭外露。尹啟麗告訴記者,工廠實行計件工資制,上班時間靈活,園區設有統一的食堂。

在五里工業集中區,像尹啟麗這樣就近就業的村民還有很多。

近年來,當地按照“總部企業+新社區工廠+家庭工坊”發展模式,推進毛絨玩具文創(織襪)等產業快速發展,小工廠成為當地群眾就近就業增收的大產業,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截至2023年底,安康在營毛絨玩具企業807家(點),吸納就業1.98萬人,其中脫貧人口4429人,實現產值61.05億元。

小班教學“我們大力招引毛絨玩具(織襪)等工廠,最主要是為了解決移民搬遷群眾就業問題。”安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王坤介紹,“十二五”時期以來,安康市累計搬遷群眾26.73萬戶、93.78萬人,建成搬遷安置社區1364個。毛絨玩具(織襪)產業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對就業拉動作用卻較強。當地抓住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依托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大力培育新社區工廠,發展毛絨玩具、織襪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形成了產業集群。

現如今,毛絨文創和紡織制襪已成為安康的特色產業,產品遠銷海外。新社區工廠蓬勃發展,促使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有序發展,物流快遞、電子商務等協同跟進,助推了城鄉融合發展。

農文旅深度融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以文藝賦能城鄉發展,推動城鄉要素充分流動、城鄉互為生活場景,探索出一套文藝賦能城鄉發展的模式。

5年前,鄠邑區石井街道栗峪口村還是一個坡斜地薄的貧困村。2019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博士王繪婷被這里的生態環境所吸引,和團隊成員對廢棄的石粉廠進行設計改造,土錘咖啡由此誕生。

開業以來,這個網紅咖啡店聚集起一批本地婦女在此工作,人們親切地稱之為“嫂子咖啡師”,她們每月有3300元的底薪。伴隨近郊游、鄉村游等主題旅游興起,咖啡店原生態和新潮流的完美結合吸引了西安及周邊市民爭相打卡。

紛至沓來的游客不僅帶火了栗峪口村的旅游產業,也讓村集小樹屋體經濟實現增長。據介紹,2023年,該村村集體收入達52.6萬元。

土錘咖啡的火爆是鄠邑區依托新業態發展鄉村產業、帶動農民群眾增收的一個縮影。

漫步鄠邑區石井街道蔡家坡村,第六屆關中忙罷藝術節的作品隨處可見,營造了濃厚的藝術氛圍。“白天觀展、晚上看戲。”蔡家坡村黨支部書記秦衛東告訴記者,自2018年5月以來,該村和西安美術學院開展合作研學,打造以農民“忙罷會”為靈感來源的關中忙罷藝術節,至今已舉辦了6屆。

據統計,蔡家坡村已吸引了200余名藝術家和青年人才駐村創業創作,2023年共接待游客51私密空間.6萬人次,年旅游綜合收入超過1400萬元。

通過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充分挖掘秦嶺北麓生態和人文價值,鄠邑區持續豐富文藝賦能城鄉發展內涵,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農文旅融合顯著帶動了當地居民的就業與增收。據統計,鄠邑區全區GDP從2020年的188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406億元,真正讓老百姓看到變化、得到實九宮格惠、感到幸福。訪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